05. 認識陰陽五行
陰陽五行,不單止在中國哲學中,佔着重要的席位。更是玄學範疇裡,重要的核心理論。中國的術數家、易學家,運用陰陽五行的理念,建構出獨特的宇宙模型。並運用這個虛設的框架,發掘出現實生活裡,各種事物的運作規律。

陰陽的觀念
陰陽,是「相對而又統一」的觀念。相對,是因為古人把天下間的事物都看成兩個「相對層面」,有男而必有女,有光而必有暗,有正而必有反。淺白的說,就是凡事兩面看。然而,這也並非完全架構於虛空的想法。古人懂得在現實生之中,發掘出很多相對而成的事物,並把陰陽的內涵豐富起來。例如屬陽的事物有,天、太陽、男人、剛堅的東西之類;而屬陰的事物有,地、月亮、女人、柔弱的東西之類。
可是,相對的觀念並不足以說明天下間所有事物的關聯性。因此,陰陽又包含着相倚互存的意義。所謂「孤陰不長,獨陽不生」。例如,光與影的關係,就是相對又相依的關係;寒暑冷暖、生死始終等,也是相對又相依的關係。同時,陰陽又要互相交合,方能孕育萬物。最簡單的就是男女交合,方能產生下一代。
五行的觀念
除了陰陽之外,五行亦是中國哲學、玄學內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。陰陽說明的是「相對而統一」,而五行所說的,卻是世間「互相制衡」的「平衡觀念」。
古人把世間的所有事物,包括形而下的物質東西,和形而上的倫理觀念等,都分成五個類別。運用這五個類別,說明每種事物的生成關係和制約關係。所謂相生,是由始而終又再復生的一個過程。例如母親生子、子又再生其子。事物就是這樣生生不息,世界方能一直延續下去。而所謂相尅,從陰陽的相對觀念,就可以知道任何事物並非一面倒的,有生而必有死,是故必定有與我相對之事物存在。亦因為如此,世界才能取得平衡的發展。例如,因為世界總會有壞人,結果就出現警察來維持社會秩序;因為有了警察的團體,又會出現監察警隊的機構。天下之間,就是在這種互相制約,生生不息的關係之中運作起來。如果某一方失衡,就會出現問題了。這就是八字的書籍,經常強調五行要中和,不可偏枯的原因。
五行相生
五行的相生,是按「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」,順位而生。
木生火、火生土、土生金、金生水、水又生木
對於相生的關係,古人喜歡用以下比喻,便於後人理解及記億(但要切記,這個只是比喻,並非原理。):樹木燃燒而生火,火燒成灰而成土,土下蘊藏鐵石物質而成金,金被熔後成為液態又為水,最後又以水來種植樹木,故水生木。
五行相尅
五行的相尅,是按「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」,隔位而尅。
木尅土、土尅水、水尅火、火尅金、金又尅木
對於相尅的關係,古人亦用類似的比喻,使後人容易理解及記憶:樹木破土而生,因此木尅土;水流遇土地而受阻,因此土尅水;火遭水滅,因此水尅火;火熔金而成器,因此火尅金;鐵器伐木,所以金尅木。
五行生尅圖
五行相生相尅的關係,可以用以下圖表一併表達:
以上圖表,外圈紅色箭頭,是五行相生的關係。
而裡面藍色箭頭,就是五行相尅的關係。
干支陰陽五行列表
從天干的排列次序,可以體現得到五行順生,和陰陽交替的關係。列表如下:
天干 |
甲 |
乙 |
丙 |
丁 |
戊 |
己 |
庚 |
辛 |
壬 |
癸 |
五行 |
木 |
火 |
土 |
金 |
水 |
|||||
陰陽 |
陽 |
陰 |
陽 |
陰 |
陽 |
陰 |
陽 |
陰 |
陽 |
陰 |
由於地支的排列,著重於表現實際十二月的氣候情況。因此,古人把中央土的概念,置於季節變換之間。
十二地支 |
子 |
丑 |
寅 |
卯 |
辰 |
巳 |
午 |
未 |
申 |
酉 |
戌 |
亥 |
西曆月份 |
12月 |
1月 |
2月 |
3月 |
4月 |
5月 |
6月 |
7月 |
8月 |
9月 |
10月 |
11月 |
農曆月份 |
十一月 |
十二月 |
正月 |
二月 |
三月 |
四月 |
五月 |
六月 |
七月 |
八月 |
九月 |
十月 |
季節 |
冬天 |
冬天 |
春天 |
春天 |
春天 |
夏天 |
夏天 |
夏天 |
秋天 |
秋天 |
秋天 |
冬天 |
節 |
大雪 |
小寒 |
立春 |
驚蟄 |
清明 |
立夏 |
芒種 |
小暑 |
立秋 |
白露 |
寒露 |
立冬 |
五行所屬 |
水 |
土 |
木 |
木 |
土 |
火 |
火 |
土 |
金 |
金 |
土 |
水 |
陰陽 |
陽 |
陰 |
陽 |
陰 |
陽 |
陰 |
陽 |
陰 |
陽 |
陰 |
陽 |
陰 |
我曾經看過坊間有書本,運用支中藏干的陰陽多寡來判斷地支的陰陽。例如辰藏戊乙癸,因乙和癸都是屬陰,支中三者,有二者是陰,故地支辰都應該屬陰。我認為這是不正確的。原因有二:
一、六十甲子的結構,必定陽干配陽支,陰干配陰支。一陰而一陽,一陽而一陰。基於這種結構,方能體現陰陽相對的關係。這是千古不變的,也是易理。
二、如果把地支看成一個家庭,支中藏干看成家庭的成員,斷不會因為家庭中的女性多,而把父親都看成是女性;相反亦不會因為家庭中的男性多,而又把母親都看成是男性。戊乙癸的陰陽,就是戊乙癸自己的陰陽,和地支辰的陰陽是沒有關係的。務要把地支和支中藏干分開看,不能混為一談。
五行被賦予的意義
由於五行是中國古代的哲學產物,這種文化使到古人在了解世間事物的時候,有着一定的原則和標準,結果很自然成為當時代學者的思想主流。因此,古代人喜歡把生活上的各種事物都配對到五行之中,希望藉此了解天地之間的事物關聯。我把當中比較常見的五行分類列表如下:
五行 |
木 |
火 |
土 |
金 |
水 |
五方 |
東 |
南 |
中央 |
西 |
北 |
五季 |
春 |
夏 |
長夏(四季之間) |
秋 |
冬 |
五星 |
木星(歲星) |
火星(熒惑) |
土星(鎮星) |
金星(太白) |
水星(辰星) |
五音 |
角 |
徵 |
宮 |
商 |
羽 |
五臟 |
肝 |
心 |
脾 |
肺 |
腎 |
五指 |
食指 |
中指 |
拇指 |
無名指 |
小指 |
五味 |
酸 |
苦 |
甘 |
辛 |
鹹 |
五獸 |
青龍 |
朱雀 |
黃麟,螣蛇,勾陳 |
白虎 |
玄武 |
五常 |
仁 |
禮 |
信 |
義 |
智 |
五政 |
寬 |
明 |
恭 |
力 |
靜 |
五化 |
生 |
長 |
化 |
收 |
藏 |
以上種種,只是五行對應事物的一小撮部份。事實上,五行經過中國多年的文化歷史,其演變已經是多如牛毛,實在無法盡錄。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請在下面按一下讚囉~
如果你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意見,歡迎在下面留言。
Comments
這個不正確。
十二地支的陰陽,跟支中藏干的陰陽是互相獨立的,並無任何關係。
亥是不是屬陽=因為主氣壬水屬陽
子是不是屬陰=因為主氣癸水屬陰
以上。
謝謝
RSS feed for comments to this po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