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國電影《觀相》的迷思
要說電影嗎?是啊!攪甚麼東東?玄學網站也要來寫影評?因為這部電影的題材非常另類,是一部以「面相學」為主軸的電影。
故事描述主角是一名觀相大師,其看相的能力能夠穿透人心,而且百發百中。不幸的是他的父親曾是朝中官員,卻背負了謀反之名。因此主角只好隱居於山林之間,與兒子過着貧苦的生活。後來,主角想要憑藉自己獨步天下的看相能力重振家聲,想要給兒子更好的生活,便決定到城裡找機會。
在機緣巧合之下,遇到了朝中丞相,丞相便吩咐他透過看相的方法,在朝庭錄用官員時為朝庭找出人材。因為這個緣故,主角便聲名大噪,更傳到了君王耳中。君王表面責罵他妖言惑眾,但暗地裡卻要他協助自己找出朝中最有機會謀反的人。
謀反的人是找到了,可是最後還是沒能夠阻止事件的發生,更賠上了自己兒子的性命,結局可是十分悲慘。
《觀相》的故事情節比較簡單,對人物、事件的刻畫也不夠細膩。然而其中心思想,卻是寓意深遠,真正道出了「時代、命運、人心」的關係。
主角的兒子,一直想以祖父為榜樣,考取功名後為國家百姓效力。可是父親一直反對,一是自己家族背負着反賊的罪名,不可能考取功名的;二是父親知道兒子的面相,根本不是成大器的材料。
對於家族名聲的羈绊,其實是上一代遺留下來的問題,就好比「時代」的更替。主角基於家族問題、「命運」的因素,捨棄了進取心,與兒子反向地追尋祖父的影子,剛好是「人心」取向的對比。所以故事中段,兒子在面試時就說,他最不甘心的就是屈服於「命運」。
另一邊廂,雖然主角的「觀相術」獨步天下,但卻非「天下無敵」。他會受人掣肘,受人欺騙,更會跌入騙局之中。就連編劇也要借妓院老闆的口來嘲笑他,說:「觀相是你第一,可以要說到審度時勢,你便不及我了。」
這無疑點出了主角的最大弱點,就連主角最後也說:「我雖然懂得看相,但卻忽略了時代的年輪。」對此,主角更加將海浪比喻為命運,而造成海浪的風就是時代的趨勢。 其實再說白一點,就是社會文化牽制着命運,而命運又牽制着人生。而人心的取向,就決定了你的結局。
在電影裡,想要謀朝篡位的是首陽大君。當主角初次遇到他時,從他的面相就已經知道他是一頭狼,野心和手段絶非尋常。及後在一次的觀相師的宴會當中,首陽大君當眾問主角自己能否成為王?主角認為首陽大君的面相絶不能為王,也礙於對方的身份和心狠手辣的作風,所以不敢回答。
而到了故事的終結,首陽大君當上了王之後,遇到了主角,便又再次問他相同的問題。這一次,因為主角想要為兒子求饒,故就爽快回答他能夠為王。然而,首陽大君卻說:「事後說出來的,可不算數。」最終還是把主角的兒子殺掉了。
編劇刻意作出這個安排,並非單純是為主角營造落泊的氣氛。更重要的是想要說明「時代」和「命運」之間的關係。
主角起初不以首陽大君的面相為王,一則是主角缺乏審時度勢的能力;二則是首陽大君的面相,並非主角「心目中的王」的面相。主角所認為王的面相,都是正面的,應該要仁德兼備,並且有王者的風範。就正如丞相的面相一樣,主角就認為是「無可挑剔」。
然而故事想要帶出的,卻是「不同時勢,就需要不同的王。」這便是主角最後所說的:「因為風,而造就了海浪。」所謂「時勢造英雄」,因為主角缺乏了審時度勢的能力,就無法正確判斷出誰是當王者了。
但同一時間,編劇也不去詆毀觀相術,並不是說觀相術無用。只要「時代一過」,這些一時得志的小人們就會落敗。意思就是,首陽大君的面相,並非明君。即使為王,其暴行最終也會使到他倒台的。
在首陽大君殺了主角的兒子後,便暗地裡嘲諷主角:「你知道自己的兒子會有這個結局嗎?」
其實在故事一直以來的舖排,主角都不建議兒子當官。在兒子從官以後,主角亦一直警惕着兒子事事要小心。其中有一段對話就說:「你最近的眼睛有一點不一樣了,千萬要警惕自己不要做一些危險的事。」這段話,已經證明主角其實一早已經知道兒子將會有危難,只是最終無法避免。
這一段的描述,亦再次看得出編劇對觀相術情有獨鍾,並非要嘲笑觀相術。編劇想要說的,反而是:「當時代和命運出現矛盾的時候,你應該怎麼去選擇?」
明顯地,主角和主角的兒子,是選擇了跟隨「時代」。這裡所說的,不是棄明投暗。而是基於國家大義、道德等大前題,去為自己的前路作出選擇。即使「個人的命運」不配合也好,也要為人民做一點事。但最後,可能會因為「命運」無法配合,把自己推向了悲慘的結局。
但如果你跟從「自己的命運」,當命格或面相都不好時,你就可能要庸庸碌碌地平凡過活了。就像故事一開始時的主角,每天都貧困地生活着一樣。
無論如何,個人都很喜歡《觀相》這部電影。因為它對「時代、命運、人心」三者之間的關係,說得頗為透徹,我亦從未在電影中看過類似的電影。相信編劇對這三者都有相當的體會,並且對相學有相當的研究。
撰文:自在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請在下面按一下讚囉~
如果你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意見,歡迎在下面留言。